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两性时空 > 疾病与性 > 艾滋病 > 艾滋病常识
编号:10534826
艾滋病的中药治疗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2月17日 《现代护理报》 2005.02.17
     迄今为止,由于艾滋病毒发生突变率极高,其治疗依然存在两大问题:没有疫苗和不能治愈。目前有些研究虽然开始突破,如产生出多种候选疫苗和多种抗艾滋病药,特别是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,取得了一定成果,在临床上,抗病毒药已能使病毒载量大幅度下降,但不能完全消灭,现存的问题是:药物疗效不高,不能治愈,停药后反弹;不少病人服药后,由于副作用严重而拒绝服药;长期服药容易产生耐药性;药物价格昂贵,虽然已大幅度下降,但由于病人须终生用药,药费仍是大多数病人所无法承受的。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。我国中草药具有副作用小、价廉、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,曾在非典防治中凸显出重要作用。我国在艾滋病药物研制中对中药提高了认识,在中药治疗艾滋病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
    首先,研究对象从病毒到病毒的酶是中药筛选工作的一个进步。过去进行过筛选抗艾滋病毒药物的工作,如张仕满等在1988年筛选了27种清热解毒中草药,发现11种(紫花地丁、夏枯草、金银花、紫草、淫羊藿等)有抑制HIV活性作用;罗士德等在700种中药中发现141种有抑制HIV活性作用(桑白皮、巴豆、漏芦等)。渡边发现小柴胡汤有抗逆转录酶作用,其抑制率达90%,作拆方实验时,发现其中仅黄芩(黄芩甙、黄芩甙元)具有此活性。有关学者还吸收西药有针对性地抗病毒筛选试验的经验,机制明确地进行筛选,如徐宏喜等进行了酶类的中药筛选试验,发现黄连、云芝多糖、紫草、丹参、五味子、黄芩(黄芩甙、黄芩甙元)等22种中草药有抗逆转录酶作用;知母、黄连、淫羊藿、白花蛇舌草、黄柏、桔梗、乌梅、石榴皮、鸦胆子、黄芩、蒲公英和诃子肉以及射干、牡丹皮共19种中草药有抗蛋白酶作用,其中17种中药浓度为250μg/ml时,其脂肪酶抑制率可达70%以上;而射干、牡丹皮、黄柏、诃子肉则在浓度为25μg/ml时,有效率达55%以上。

    其次,中药治疗艾滋病观念的转变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。专家认为用中药治疗艾滋病,把重点放在抗艾滋病毒上面,显然不是其优势所在,重点应该是放在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,达到免疫功能提高的目的。研究证明多选用一些养阴、助阳、调理气血、滋肾补精的方药能激发病人的免疫功能,提高淋巴细胞比例和周围血液内的淋巴细胞总数,修复细胞免疫缺损,对艾滋病治疗有很大帮助。另外,也有专家提出,用一切有效中药(包括中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,大、中、小剂量,各种不同组合),结合西药的抗艾滋病毒药和增强免疫功能药物,把增强免疫和抗艾滋病毒统一起来,把增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制剂纳入抗病毒治疗的范畴,也有利于艾滋病的治疗。

    作者:□刘延利, 百拇医药